【教改之窗】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积极推进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发布时间: 2017-04-19 浏览次数: 118

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在招生时按照相似或相近的学科门类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考生被录取之后,在本科阶段(前一至两年)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二(或大三)时,根据本人意愿、专业兴趣、就业去向、社会需求等因素进行专业分流。相对于按专业招生而言,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按专业招生的传统模式,为不了解专业设置的考生提供了一个先了解后选择的机会。

近年来,我校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秉承“招到好学生、培养好人才、找到好工作、获得好评价”的原则,在海洋科学、海洋技术和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4个专业中分别进行了大类招生和培养。学院在课程体系、通识与专业教育、实践教学、训练平台、教研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积累了一定经验,形成了鲜明特色,取得了良好效果。

整合创新基础课教学内容。学院对大类专业的部分学科基础课程(化学课程)依据宽口径设置原则进行梳理、整合,构筑了“四大化学交叉融合”的化学系列课程体系,从“科学意识——科学知识——学科前沿与交叉”三个层次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推行“化学平台+模块”课程模式,将创新教学理念和学科特色分层次融入实验教学环节,进一步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储备,拓宽专业知识面,为学生的跨学科交叉学习打下基础,也为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创造了条件。

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学院既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又关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渗透融合。一方面,在大类培养模式下强化训练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一线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利用通识教育课程,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人文修养,培养其探索创新精神。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对提升学生的人格修养和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起到重要作用。

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在实践教学方面,主讲教师以项目为依托,以培养质量为导向加强实验课、实践课的课堂设计,增加创新性实验和实践过程,偏重于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锻炼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海洋科学类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加入教师科研团队开展科研训练和主持大创项目的人数逐年增加。近三年,两个大类专业的学生主持大创项目35项,100余人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在学院内初步形成了争做创新项目的良好态势。

建设开放式训练平台。学院积极构筑教学与科研相融通的开放式训练平台,努力营造创新教育资源环境。学院借助海洋和环境实验室平台,进一步培养海洋科学类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学院借助与校外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合作搭建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如盘锦红海滩湿地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大连大开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等),推动与企业实验平台的共享,提升大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学院树立了“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理念,建立学科与专业建设互动共享机制、导师共享机制、资料共享机制、实验仪器共享机制、成果共享机制等,促使学生尽早接触和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并在其中获益。

实施教学科研融合式发展。为了传播海洋科学前沿知识,拓展海洋科学类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生的知识视野,学院聘请相关行业优秀工程师开展专业第二课堂教学,促进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并于20166月创办了“海洋学堂”,目前已开办4期,先后邀请瑞典皇家工学院、美国克莱克森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生开展专业知识学术讲座。

    学院一直提倡和鼓励大类专业科生进入教师科研团队进行科研训练,要求学院教师主动

将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使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进入教师实验室,了解科研项目的研究内

容和研究进展,把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结合起来,在巩固理论知识的

同时,增加了对科研项目的兴趣。近几年,学院每年都有20余名教师的20余个科研项目向本

科生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