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军
来源: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 发布人: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 时间:2025-11-03 浏览:10
宋军,1983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院长、应用海洋学研究所所长、辽宁省海洋实时预警重点实验室主任等。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主要社会兼职包括辽宁省海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物理分会理事、中国海洋学会海洋信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学会海平面专业委员会委员、大连市海洋气象学会理事等。共发表科技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获各级科技奖励12项(省部级或国家级行业学会奖励11项、大连市科技进步奖1项);主持国家级项目(或课题)5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研究方向与兴趣主要为海洋动力环境数值模拟、海洋环境信息综合服务技术研究与应用。近年来学术创新和贡献主要集中在应用海洋学研究、海洋水团分析和水交换研究、黄渤海潮汐动力学研究三个领域:
(一)应用海洋学领域贡献:带领团队在大连从零建立了由三个1,即1个中心(海洋数据中心)、1个系统(海洋环境演变模拟系统)、1个平台(海洋环境信息应用服务平台)组成的应用海洋学教学研究体系,主持研发的海洋大数据管理与分析、海洋养殖环境风险预警、港口水位精细化预报、海上溢油漂移与扩散预测、海上搜救目标的漂移轨迹预测与溯源、海上航线优化、及作战环境保障等系统技术已取得广泛应用并形成影响力。基于以上工作基础,2021年获国家发改委10120万元经费支持,建设“北方海洋数据应用工程中心”,为推动我国东北地区海洋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
(二)海洋水团分析、海水交换和海洋环流领域相关的贡献:1) 首次引入近几年国际上机器学习领域新提出的谱聚类方法到海洋学研究中,成功构造谱混合模型方法,解决了海洋中基于大量数据的水团分析与锋面快速鉴别的难题。2) 首次在东中国海与黑潮的水交换问题上引入了水交换带的概念,该项工作完善了海洋水交换研究方法的理论框架。
(三)黄渤海潮汐动力学领域相关的贡献:1)基于黄渤海沿岸及近海的水位等观测数据,与合作者一起建立了一个高分辨率的数据同化模型系统,针对黄渤海潮汐模型开边界进行了优化研究。基于该模型系统,系统研究了黄、渤海主要分潮的潮汐特征、潮混合、潮余流、潮能及其扩散、潮动量平衡。2)首次通过实测数据分析发现了北黄海夏季余流的垂向双层结构等,为理解该区域的物质输运提供了依据。


